本帖最后由 ra1234 于 2017-3-24 11:02 编辑
DDR全称是DDR SDRAM(Double Data Rate SDRAM,双倍速率SDRAM)。DDR的标称和SDRAM一样采用频率。现在DDR运行频率主要有100MHz、133MHz、166MHz三种,由于DDR内存具有双倍速率传输数据的特性,因此在DDR内存的标识上采用了工作频率×2的方法,也就是DDR200、DDR266、DDR333和DDR400,一些内存生产厂商为了迎合发烧友的需求,还推出了更高频率的DDR内存。其最重要的改变是在界面数据传输上,他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与下降沿均可进行数据处理,使数据传输率达到SDR(Single Data Rate)SDRAM 的2倍。至于寻址与控制信号则与SDRAM相同,仅在时钟上升沿传送。
DDR布局需要遵守几项原则:
- 考虑拓扑结构,仔细查看CPU地址线的位置,使得地址线有利于相应的拓扑结构
- 地址线上的匹配电阻靠近CPU
- 数据线上的匹配电阻靠近DDR
- 将DDR芯片摆放并旋转,使得DDR数据线尽量短,也就是,DDR芯片的数据引脚靠近CPU
- 如果有VTT端接电阻,将其摆放在地址线可以走到的最远的位置。一般来说,DDR2不需要VTT端接电阻,只有少数CPU需要;DDR3都需要VTT端接电阻。
- DDR芯片的去耦电容放在靠近DDR芯片相应的引脚
DDR走线注意事项:
- 所有走线尽量短;
- 走线不能有锐角;
- 尽量少打过孔;
- 保证所有走线有完整的参考面,地平面或者电源平面都可以,对于交流信号,地与电源平面是等电位的;
- 尽量避免过孔将参考面打破,不过这在实际中很难做到;
- 走完地址线和数据后,务必将DDR芯片的电源脚,接地脚,去耦电容的电源脚,接地脚全部走完,否则在后面绕等长时会很麻烦的;
DDR的原理和时序.pdf
(2.17 MB, 下载次数: 0)
SDRAM的结构、时序与性能的关系.pdf
(549.08 KB, 下载次数: 0)
SDRAM与DDR布线指南.pdf
(89.29 KB, 下载次数: 0)
DDRII的PCB设计.pdf
(697.46 KB, 下载次数: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