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DDR设计和布线资料汇总

作者:ra1234 | 时间:2017-3-22 13:54:49 | 阅读:504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a1234 于 2017-3-24 11:02 编辑

DDR全称是DDR SDRAM(Double Data Rate SDRAM,双倍速率SDRAM)。DDR的标称和SDRAM一样采用频率。现在DDR运行频率主要有100MHz、133MHz、166MHz三种,由于DDR内存具有双倍速率传输数据的特性,因此在DDR内存的标识上采用了工作频率×2的方法,也就是DDR200、DDR266、DDR333和DDR400,一些内存生产厂商为了迎合发烧友的需求,还推出了更高频率的DDR内存。其最重要的改变是在界面数据传输上,他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与下降沿均可进行数据处理,使数据传输率达到SDR(Single Data Rate)SDRAM 的2倍。至于寻址与控制信号则与SDRAM相同,仅在时钟上升沿传送。

DDR布局需要遵守几项原则:
  • 考虑拓扑结构,仔细查看CPU地址线的位置,使得地址线有利于相应的拓扑结构
  • 地址线上的匹配电阻靠近CPU
  • 数据线上的匹配电阻靠近DDR
  • 将DDR芯片摆放并旋转,使得DDR数据线尽量短,也就是,DDR芯片的数据引脚靠近CPU
  • 如果有VTT端接电阻,将其摆放在地址线可以走到的最远的位置。一般来说,DDR2不需要VTT端接电阻,只有少数CPU需要;DDR3都需要VTT端接电阻。
  • DDR芯片的去耦电容放在靠近DDR芯片相应的引脚

DDR走线注意事项:
  • 所有走线尽量短;
  • 走线不能有锐角;
  • 尽量少打过孔;
  • 保证所有走线有完整的参考面,地平面或者电源平面都可以,对于交流信号,地与电源平面是等电位的;
  • 尽量避免过孔将参考面打破,不过这在实际中很难做到;
  • 走完地址线和数据后,务必将DDR芯片的电源脚,接地脚,去耦电容的电源脚,接地脚全部走完,否则在后面绕等长时会很麻烦的;

DDR的原理和时序.pdf (2.17 MB, 下载次数: 0)
SDRAM的结构、时序与性能的关系.pdf (549.08 KB, 下载次数: 0)
SDRAM与DDR布线指南.pdf (89.29 KB, 下载次数: 0)
DDRII的PCB设计.pdf (697.46 KB, 下载次数: 0)
收藏
收藏0
分享
分享
点赞
点赞0
反对
反对0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1

沙发#
ra1234 发表于:2017-3-23 09:16:01
补充:

DDRII.pdf (1.37 MB, 下载次数: 0)
DDRⅡ内存技术综述.pdf (573.44 KB, 下载次数: 2)
DDR3走线及绕线规则.pdf (293.26 KB, 下载次数: 1)
DDR硬件设计要点.pdf (550.43 KB, 下载次数: 1)
5片DDR2设计分享.pdf (313.6 KB, 下载次数: 1)
再谈DDR内存布线.pdf (578.71 KB, 下载次数: 0)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