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永远不要和自己不同层次的人争辩

作者:YZWDXWZ | 时间:2022-3-25 12:32:52 | 阅读:1997| 只看该作者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遇到与自己意见不合、想法不同的人,总想与其辩论一番,以证自己的“正确”。然而多数时候都是,越争意见越大,越辩真相越不明。最终,谁都说服不了谁,只能不欢而散。

卡耐基曾说:在争论中获胜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争论。人生长的环境不同,所见风景各异,三观亦会天差地别,更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层次不同的人,很难站在同一阵线。所以,永远不要与不同层次的人争辩。

曾几何时,我们渴望被认可,时常想说服所有人和自己保持一致。直到日渐成熟,才恍然明白,有些人注定处在不同层次,根本不必多言。美剧《老友记》中,有这样一个桥段:

在一次聚餐时,考古学家罗斯听到好友菲比说自己不相信进化论,很是诧异。他问菲比为什么不相信,菲比说她觉得达尔文的研究结论很简单。这让罗斯难以接受,他立即讲述了很多专业知识试图说服菲比,并说到:“进化论不是用来让你相信的,而是科学真相。”菲比却丝毫不为所动,一句否决了。

罗斯不甘心,吃完饭他仍跟在菲比身旁,不停感慨:“你怎么能不相信为进化论呢?”随后,罗斯又讲了一段长篇大论,以论证进化论的正确性。菲比还是置之不理,反而极不耐烦地说:“为什么你要强迫让所有人都同意你?”罗斯顿时哑口无言,见口头说服失败,他索性提着一整箱科研报告和一些2亿多年的化石来证实。

可菲比看也不看罗斯带来的各类证据,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最终,罗斯只能无奈地离开。

罗斯以为用专业知识和科学依据能说服菲比,可他忘了,在科学领域他和菲比根本不在同一层次。菲比只是一名按摩师,根本不懂科学问题,她只愿相信自己想相信的。因此,罗斯纵使说再多,也都只是徒劳。

很认同一句话:“人实际上是说服不了另一个人的,结果无非是更激烈地争吵。”茫茫人海,每个人沉浸在自己固有的生活观里,很难被他人打破、扭转。尤其是不在同一层次,思维认知不尽相同,又怎能聊出和谐的画面。层次不同,不必互相说服,无言是最好的回答。

酒要和知心之人对饮,话要与懂得之人畅聊。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别人理解不了的远方,悄悄抵达就好。

和不同层次的人争辩,会消耗自己

与人争辩,从来不是明智之举,而是用自己去博弈他人的赌局。有时会在不知不觉中,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看过一个新闻,24岁女孩小陈因工作和老板产生分歧,忍不住同老板争执起来。争论完后,小陈仍感到愤愤不平,一度气到胸闷、心慌。

直到下班回到家,小陈还未缓和过来,竟开始恶心、呕吐,甚至浑身无力,难以行走。家人见状,立即将小陈送到医院。最后医生诊断为,小陈因情绪激动引发甲亢危象,需要马上住院。

争辩最易损耗身心,人看似是和别人争,实则气晕的是自己。网上有人提问:“为什么爱争辩的人,往往都过得不好?”高赞回答说:“因为争辩是一种对自己的消耗,辩得越多,失去越多。”呈口舌之快,不仅难以赢得想要的尊重,反而会滋生茅盾,丢失气度。

有位网友讲述过表妹的一段经历,颇为现实。

表妹刚从美院毕业,在一所培训机构当美术老师,但刚工作不到三个月被辞退了。起因是表妹教学时,主张让学生在不偏离主题的情况下自由发挥,她不会过多干涉学生创作。而部分家长却认为,表妹对学生太放任,开始质疑她的专业能力。表妹容不得自己的专业被怀疑,但凡有家长提出疑问,她都会从艺术的视角和家长争论一翻。

一来二去,家长虽表面不再说什么,内心却对她意见更深。后来,几位家长索性联合投诉,要求换掉了表妹。

富兰克林说过:如果你老是争辩、反驳,也许能偶尔获胜,但那是空洞的胜利,因为那样你永远也得不到对方的好感。争辩,从来不会真正赢得别人的认可,只会无限拉低自己的人品。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更难在同一维度看待问题。

要知道,不是所有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浅海的鱼不知深海黑,深海的鱼不懂浅海险。非要和别人一争高下,是强行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别人,既为难别人,也消耗自己。一个人最大的失败,就是赢了道理,输了心情和气度。

最顶级的方式是尊重别人的三观

有一个测试,同时给两个学生播放威尼斯小艇的视频。一个学生性格活泼,喜爱音乐和动画,但不喜欢文字。另一个学生恰好相反,文静内敛,平日喜爱看书,阅读诗词。视频中有不同大小的小艇,和彩色的文字介绍。

看完视频后,老师要求他们创作一个作品,方式不限。结果,活泼的学生画了一幅以物体为主的画,文静的学生写了一篇以介绍为主的文章。这个现象,就是心理学中的“选择性注意”:意思是在外界诸多刺激中,人们只会注意到某些刺激或刺激的某一方面,进而忽略了其他刺激。同样的事物,在不同性格和喜好不一的人眼中,会呈现出别样的理解。纵使是关系要好的朋友,同样很难始终保持观点一致。

白先勇和陈文茜都是台湾知名作家,同是多年的挚友。

当年,白先勇凭借青春版《牡丹亭》广受喜爱,很多人为其中的爱情故事所动容。然而,好友陈文茜却不以为然。白先勇也并未生气,而是了解得知,在陈文茜心中,爱情是不可靠的。此后,白先勇就很少在陈文茜面前提及《牡丹亭》,更不会请她给予意见。

白先勇的理解,陈文茜心怀感激,她曾公开表示:“对此,我非常感谢。他可以创新,我可以顽固,谁也不去说服谁。”是啊,每个人有自己的棱角和瑕疵,谁也不会被谁说服。唯有理解尊重,才能相处悦心。

康德有句经典名言:我尊敬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地去理解。万丈红尘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哈姆雷特。志同道合,只是偶然,观点不一,才是常态。

真正成熟的人,不会急于争辩说服,而是懂得接受不同。与人相处,最顶级的方式,是尊重别人的三观。正如罗素所说:“只有玫瑰和茉莉一同开放,这个世界才会有参差多态的美。”

周国平说:“一个人如何对待持有不同观点的人,比他自己持有何种观点,更能反映他的文明程度。”充满智慧的人,心是坦然的,往往更无惧不同的声音。把不对眼的当做东风过耳,若有能入心的则安静聆听,相倚为强。

面对不同,最高级的辩论,就是不辨。

人生,是一个不断醒悟的过程,在一次次碰壁后才会看透,缄口不言,已是回答。以不辩应万辩,用沉默作答,时间自会给予公证。世间万事,只要你不在乎,就没人能驳倒你。

往后余生,别让外界的声音干扰你的清梦,让争议来去匆匆,你只需 “我自安好”。

来源:互联网

收藏
收藏0
分享
分享
点赞
点赞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