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美光搬起“石头”砸烂自己的脚,存储芯片市场有新变化?

作者:sara | 时间:2023-5-29 16:45:14 | 阅读:3078|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美光搬起的“石头”,砸烂自己的脚,会对“跌跌不休”的存储芯片市场带来什么新的变化?市场能否以此得到止跌企稳的契机?让我们一起来捋捋。

我国的网络安全审查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基于2020年颁布实施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2020)》明确以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维护国家安全为目标,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的行为进行网络安全审查。

图1:网信办公告

美光(Micron)公司成立于1978年,总部位于美国爱达荷州博伊西,其主要产品包括DRAM(全球份额23%)、NAND闪存(全球份额10.7%)、CMOS影像传感器、内存模组和其它半导体元件。


长期以来,美光公司为阻击我国芯片产业发展不遗余力,可谓是劣迹斑斑。

早在2018年,美光与联电、福建晋华等企业之间的DRAM技术专利纠纷事件,在美光的积极推动下,被美国政府上升到“威胁国家安全”的高度,并最终将晋华列入了实体清单。而正是这一年,美光在中国市场的营收达到创纪录的173.57亿美元,占到其总营收的58%。

2018年至2022年,美光先后向美国政府部门提交超过170个游说内容,其中与中国相关的占比达67%,并且美光还为此支付954万美元用于游说政府官员,核心目标似乎瞄准中国正在崛起的存储芯片制造业。

2022年10月,美国出台了针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出口管制新规,其中明确限制向中国销售可以被用于128层及以上3D NAND、18nm及以下DRAM制造的相关设备。此举不仅限制了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中国本土存储芯片制造商的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也影响到了三星、SK海力士在华业务开展。这一切的背后,在华几乎没有晶圆设计和制造投资的美光,无疑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图2:各闪存芯片巨头Roadmap

5月21日,我国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宣布,依法对美光作出不予通过网络安全审查的结论。按照《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我国国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停止采购美光公司产品。因此,即便2022年度美光在中国大陆的营收已还剩下33亿美元,但是可预见到其在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还将进一步下降,而中国本土的长江存储、长鑫存储则有机会赢得发展。


市场公开信息显示,长鑫存储在2021年就已经实现19nm DDR4/LPDDR4/LPDDR4X等标准型 DRAM 产品量产,晶圆产能也达到了12万片/月的规模。而长江存储则是全球最早实现量产200层以上3D NAND 的厂商,在存储3D堆叠技术上已经做到与国际巨头并驾齐驱。目前长江存储的晶圆产能也达到10万片/月水平,其中40%是128层以上3D NAND闪存,未来将会进一步扩大到30万片/月。

Nand闪存最主要的应用市场包括移动终端嵌入式应用(39%)、PC消费市场(25%)和服务器市场(22%),其中PC和服务器市场是以固态硬盘的产品型态存在,合计的份额高达47%,市场重要性不言而喻。

固态硬盘(SSD)具有读写速度快、防震抗摔、无噪音、功耗低、携带轻便等优点,正在取代机械硬盘成为主流。TrendForc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已有92%出货的笔记本电脑标配了SSD,2023年比例还将提升到96%。市场研究机构Yole Group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SSD的出货量3.52亿块,市场总价值达到290亿美元。

得益于存储芯片价格一路回落以及国产芯片大规模量产,一块512GB容量的中高端SSD产品,三年前的价格通常就要1000元以上,如今本土品牌存储芯片大量上市后,市场出现了什么变化?

我们以京东的数据为例,目前市场上SSD的品牌数量就多达320种,而以“长江存储固态硬盘”为关键词的搜索结果也超过50个。我们再以目前最具性价比的2TB M.2接口NVMe低端SSD为例,采用长江存储3D TLC芯片的产品价格已经回落到450元左右,价格已经相当诱人。

图3:京东SSD价格

根据存储密度的差异,Nand闪存颗粒主要分为SLC、MLC、TLC、QLC、PLC(预计2-3年后量产)五种类型,SLC由于容量小价格高,目前在消费级存储产品上已经很难看到,MLC颗粒基本就是消费级产品的顶级规格了,真正的市场主流还是TLC和QLC。


图4:四种主要Nand闪存对比

QLC和TLC在数据读取速度上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在写入数据时,由于QLC需要多步编程才能完成写入动作,因此其写入的速度并不比传统机械硬盘好,即便用上4 Plane/die设计写入速度依然远低于3D TLC。目前大部分QLC闪存的写入速度在30MB/s以内,一些采用新技术的产品速度虽然可以达到40-60MB/s甚至更高,但是并未普及。

而且QLC对比TLC,是以P/E擦写次数低一个量级换来存储容量30%的提升。从存储器的擦写次数出发,按照1000TBW来算,QLC需要到4TB以上容量才具备较好的普及条件。目前各厂商TLC芯片大规模出货且积极降价促销,TLC芯片的价格已经逼近QLC,因此现阶段购买SSD选择3D TLC才是“王道”。

而且,由于TLC和QLC芯片的P/E擦写次数都不多,为了不让局部区块因反复擦写导致提前报废,现在的Nand存储都有带有均衡擦写技术,以保持各区块的写入次数处于一个均衡的水准。因此当我们的电脑SSD的可用剩余空间小于20%时,建议及时进行内容清理或容量升级,不然不仅存储器容易出现区块损坏,而且系统的运行速度也会受到影响,造成运行卡顿等情况。

回到市场端,存储芯片价格指数跟踪曲线显示,存储芯片价格从2021年7月的历史高点下行,截止到目前指数累积跌幅高达-61.3%,各大存储芯片巨头季报均曝出库存高企、利润缩水的困难局面,并纷纷从供给端进行限产限价。

图5:存储指数

存储芯片价格加权指数2022年4月以来持续下行,5月份以来出现微弱的底部企稳迹象,其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确认。中国市场本身是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应用市场,或许即将被中国用户抛弃的美光,可以改变当前疲弱的供需预期,促进存储芯片市场实现底部企稳,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收藏
收藏0
分享
分享
点赞
点赞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