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硅谷银行扇动的翅膀,会带来什么?

作者:美虫子 | 时间:2023-3-16 09:55:14 | 阅读:1902|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本帖最后由 美虫子 于 2023-3-16 10:16 编辑

3月10日,美国硅谷银行(SVB)突然破产震惊全球,引发金融市场恐慌。这是一家成立于1983年,专注于服务美国高科技行业的“明星”银行,总资产高达2,1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8万亿元),并且连续五年名列福布斯“美国最佳银行”称号的美国第16大银行。

图1:硅谷银行突然暴雷破产

“最佳银行”为何会突然破产?
复盘硅谷银行魔幻破产历程,可以将其归因于美元周期、高科技业不景气和资产风险管理不当三大原因。

硅谷银行在美元货币宽松期吸纳了大量的储户存款,但是吸纳来的庞大现金却贷不出去,于是将大部分的资产用于购买收益较好但流动性较差的美国长期国债和MBS(政府支持不动产抵押债,无风险),高流动性的现金及等价物仅占比6%,埋下流动性隐患。

图2:硅谷银行在货币宽松期间存款额大增

美联储在去年3月开启加息缩表,美元基准利率快速提升推高资金成本,但是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不涨反跌,于是硅谷银行的投资组合收益和成本出现倒挂。截止到2022年末,硅谷银行的账面浮亏高达152亿美元。

另外一方面是,全球科技初创企业因美联储快速加息出现融资困难,只好消耗已有存款来维持运营。由于硅谷银行的客户群体太过集中在科技初创企业,因此在2022年硅谷银行存款总额快速下降160亿美元,其中活期存款骤减450亿美元,在折价抛售210亿美元债券来获得流动性时,将18亿美元的账面浮亏变成实亏。

为了弥补亏损并改善流动性,硅谷银行计划开启新的融资。信息披露后,双重利空导致当天股价即暴跌60%,恐慌的储户逃命式挤兑,规模高达420亿美元, “资不抵债”的硅谷银行瞬间陷入实质性破产,于3月10日被美国保险机构(FDIC)接管。

美国金融系统性风险有多大?
近日,美国硅谷银行、Signature银行、以及第一共和银行的连续暴雷,这些仅是美国银行业风险的冰山一角,据悉美国的整个银行业,大多都面临投资亏损和流动性风险,因此需要继续关注这次事件是否会演变成一次系统性的危机。

图3:美元M2货币供应量变化

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后,银行业投资浮亏就普遍存在,而且损失规模明显增大。根据FDIC统计,截止2022年Q4,美国银行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有2795亿美元浮亏,到期投资有3409亿美元浮亏,合计超过6200亿美元。

3月10日晚,有消息称对冲基金开始对有较高风险的美国第一共和银行(FRC)、Signature Bank(SBNY)、Zions Bancorporation(ZION)、KeyCorp(KEY)与Truist FinancialCorp(TFC)等银行建立庞大的沽空头寸,准备出手狙击。

3月12日,拥有1100亿美元资产的Signature Bank也宣布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倒闭规模第三大的银行,加上3月初专注于加密货币的Silvergate银行暴雷,近期已有3家有行业影响力的美国银行倒闭。资产总额2710亿美元的美国第一共和银行,3月13日股价最大跌幅高达-78.56%。

硅谷银行破产无疑是美国金融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身上曾经闪亮“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生物制药”等光环,代表美国在金融和科技创新领域内的强大活力,它的陨落必然会潜移默化带来一些认知的改变。有业内观点认为,这是硅谷创投圈的“雷曼时刻”,其破坏性远超FTX/Terra崩盘,简直毁掉了大半个硅谷十年的创新成果。

因此,包括红杉资本在内的约125家风投公司,11日签署了由风投公司General Catalyst牵头的声明。声明称,过去两天发生的事件“令人深感失望和担忧”,呼吁限制该银行倒闭的影响,并避免科技公司可能出现的“灭绝级事件”的一部分。行业人士认为,若硅谷银行无法在周末得到救助,那么80%风险投资支持的初创公司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

12日,美联储、美国财政部、FDIC被迫联手下场救市,首先保证硅谷银行储户的100%存款安全。救市的兜底资金将由FDIC垫付,未来将由全部银行业共同承担,并有预案为更多可能爆雷的银行提供救助。但是,硅谷银行的528家机构投资者将不受保护,主要股东包括先锋集团(10.85%)、道富基金(5.22%)、贝莱德基金(5.18%)、瑞典养老基金Alecta(4.46%)、摩根大通(3.67%)等。

美元周期的 “反噬”和应对
2020年美联储开启直升机撒钱,过剩的流动性埋下诸多潜在的金融风险。在全球货币量化宽松的环境下,银行贷款需求疲软,大量的储蓄资金无处可去。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Q4至2022年Q4期间,美国银行业增加存款超过5万亿美元,但是其中仅有14%的金额用于贷款。而在2022年3月美联储加息前,美国商业银行持有国债约4.6万亿美元,比量化宽松前增加了53%。

当货币宽松带来通胀高企时,美联储开启激进加息,快速上行的资金利率和疲软的长期国债收益率,众多的银行都因此出现大量的账面浮亏,风险逐步积累。因此看似偶然的硅谷银行倒闭有其必然性,而且还有很多其他银行也正面临类似困境。根据FDIC数据,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美国银行系统内未实现损失(账面浮亏)总额约6200亿美元

图4:2000年以来美元基准利率变化

3月7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硬表示将继续加快加息步伐,3月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大幅提升,而且利率峰值也可能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5.6%,引起市场一片恐慌。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5%)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3.98%)倒挂幅度一度高达102个基点,创下40多年来的新高。因此,更加悲观的亏损预期、流动性枯竭和市场恐慌情绪积累,这些加息带来的负面因素彻底压垮硅谷银行。

数家银行接连破产和暴雷,暴露出美国金融机构的抗压能力不足,对美联储3月份的加息进程已产生实质性影响,据悉硅谷银行暴雷后,美联储3月加息50BP的预期已基本消失,3月14日晚公布的2月CPI数据为6%符合预期,连续8个月回落,安抚了市场恐慌的情绪,不过距离2%的目标仍然遥远。有分析认为,,美联储加息空间已经缩小到25BP,美元利率也将于5月见顶,到年底前甚至有机会开始降息。因此,美元的加息节奏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放缓。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几何?
2022年,大多数经济体经历了高通胀、加息带来的经济动荡,俄乌的地缘冲突引发局部能源危机,世界经济在悲观的氛围中进入2023年,衰退的阴云笼罩全球。有报告称,2023年经济疲软将会蔓延到发展中国家,而且随着通胀率上升、债务脆弱性加剧,许多国家甚至会面临经济衰退的风险。

图5:多家机构对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的展望

多家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和跨国银行在对2023年的全球经济进行展望时,预测的全球经济增速范围在1.4%-2.8%之间,中值为2.1%。世界银行此前警告称,随着多国央行继续大幅加息应对高通胀,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已经上升。

硅谷银行事件这只“蝴蝶”煽动的翅膀,会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行业人士认为,如果事件得到妥善处理,对美国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相对可控,美联储需要在高通胀和加息之间重新做平衡和选择。如果硅谷银行破产事件持续发酵并向海外扩散,则有可能再次重演“雷曼时刻”,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投资者大量涌入避险资产同时避开大宗商品,商品需求持续承压,全球经济势必会遭到冲击。

目前,全球外汇市场走势仍由美联储加息所主导,加息会影响全球利率水平和国际资本流动方向。在2022年,全球有28个新兴市场选择跟进加息,通过牺牲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以换取通胀水平下降和资本外流减少,但是这也加重了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务负担,债务危机的风险不断上升。在美国银行体系不堪重负的背景下,2023年美联储将如何走完货币紧缩进程,将成为市场下一阶段关注的焦点。
收藏
收藏0
分享
分享
点赞
点赞1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