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三星电子开始大规模减产,半导体行业上升的契机在哪?

作者:论坛小管家 | 时间:2023-4-12 10:01:17 | 阅读:2678|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三星电子上周五发布的收益指导显示1~3月的营业利润比上一年同期出现大幅下降,并首次正式宣布 "削减产量"。除了三星,美光科技、SK海力士此前纷纷加入减产队伍,该决定对半导体行业的影响如何,下半年存储市场是否会触底反升。此外,美光受审一事对中国存储市场将产生何种影响,值得进一步探讨…




三星电子削减芯片产量,第一季度利润可能创14年新低  

据韩媒报道,三星电子上周五(当地时间4月7日)发布,在全球芯片低迷的情况下,其季度营业利润预估暴跌96%,情况不如预期,公司决定将其芯片产量削减至“有意义的水平”。         

三星声明中表示,公司正在调整,将内存产量降低到一个“有意义的水平”,并围绕有足够库存的产品,确保可以应对未来的需求,此外,公司还会优化已进行的生产线操作。      

这家韩国科技巨头并没有透露 “有意义的水平 ”意指削减的规模。然而,这是三星首次正式宣布 "削减产量",因为它曾经坚持不寻求人为减产的立场,与全球竞争对手的策略背道而驰。这些竞争对手已经宣布削减产量和支出的方式应对下行的商业状况。   

与此前对外发布的计划一致,在宣布短期芯片减产的同时,三星表示将继续投资基础设施,以确保必要的组装洁净室数量,并加大研发支出,确保其技术领先地位。三星 预测中长期的需求稳固。         

在本次发布的收益指导(earnings guidance)中,这家科技巨头预测其1至3月的营业利润为6000亿韩元(4.55亿美元),比上一年同期的14.12万亿韩元大幅下降。这个数值远低于市场情报机构FnGuide提供的来自当地分析师预测的1.1万亿韩元。      

这是14年来三星首次出现季度营业利润低于1万亿韩元的水平,此前的一次是 出现在2009年第一季度的5900亿韩元利润额。         

销售额预计同比下降19%,为63万亿韩元,仍然低于此前市场共识的64.2万亿韩元。   

三星意指市场内存芯片的需求低迷带来的深厚影响。虽然这份收益指导没有提供每个业务部门的详细预估数字,但根据市场观察人士的评价,他们认为该公司的芯片赤字被其移动和家电业务部分抵消。      

韩国当地分析师进一步估计,由于内存芯片价格下跌,其库存一直在飙升,三星负责该芯片业务的设备解决方案部门在今年第一季度可能仅录得约4万亿韩元的赤字。

根据此前三星发布的2022年年度报告,截至第四季度,其半导体部门的库存资产约为29.6万亿韩元,与上一季度同期相比增长76.6%。         

NH投资公司分析师Doh Hyun-woo表示,三星已经开始大规模减产。他援引一些测试和零部件公司的消息表示,他们在第一季度从这家科技巨头手上获得的订单数量减少了30%以上。         

分析师Doh表示,三星的DRAM芯片库存高于它的芯片制造对手。为了克服这种情况,Doh进一步预测这家全球最大的内存芯片制造商可能会 "扩大减产水平"。



图源:Reuters Graphics  三星利润降至14年来最低

三星公司将在本月底发布详细版本的2023第一季度收益报告。      

SK海力士、美光此前已宣布减产
         
此前,根据韩联社调查的证券公司预测, SK海力士第一季度预计将出现3.8万亿韩元的营业亏损,为连续第二个季度亏损;营收预计为4.9万亿韩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0.1%。

大新证券的分析师John Park表示,市场份额第一的公司加入减产行列的事实提振了股价,此前SK海力士和美光已经宣布减产,但只有三星没有,所以市场一致在关注它的动向。

SK海力士曾在10月表示,2023年的资本支出将比2022年减少一半以上,而美光在9月将2023财年的投资计划减少了30%以上。

三星减产实行三个月才能期待效果

韩国开发研究院(KDI)9日发表评论,他们认为半导体产业已经恶化到了与过去2001年“网络泡沫”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相似的程度。

KDI在《4月经济动向》中表示,半导体景气在2022年3月达到顶峰后,于同年下半年开始迅速下滑,降至与过去经济危机时的最低点相似的水平,成为最近经济低迷的主要因素。今年2月韩国国内半导体生产与去年同月相比减少41.8%,与2001年7月(-42.3%)、2008年12月(-47.2%)的降幅相似。

韩民族日报表示,业界普遍期待,在最坏的情况下,三星电子的减产决定将成为行业复苏的契机。比起从第二季度开始出现效果的V字形反弹,下半年以后逐渐好转的U字形恢复的可能性更大。

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专务安基贤(音)在接受《韩民族日报》电话采访时表示,实行减产后3个月才能期待效果。市场排名第二、第三的SK海力士和美光去年宣布减产后,从今年开始产生效果,如果排名第一的三星电子也参与减产,将从下半年开始出现效果。

行业看好DRAM和NAND闪存价格第三季度回升

市场观察人士预计,内存芯片价格在今年第二季度将继续下降,但从下半年开始可能会触底反弹。根据市场分析公司TrendForce的数据,DRAM价格在1-3月期间已经下降了20%,预计在4-6月期间价格将再下降10%到15%。         

新韩金融的分析师Ko Yeong-min表示,随着DRAM和NAND闪存的库存压力持续存在,预计第三季度的需求将随着行业的反弹而出现回落。Doh预测,三星的库存可能会从第二季度开始减少。

同样,台媒报道,台商对于三星宣布减产的态度表示,这是DRAM现货价格正式落底的讯号,代表合约价最快于下季反弹。外商看好存储产业供应过剩问题将于近月化解,DRAM和NAND闪存芯片的价格第2季触底后,下半年开始回升。

存储厂商美光表示,客户库存正在下降,并预计供需平衡将逐步改善。媒体报道称,复苏的步伐将取决于同行削减供应的努力。

美光科技受审查对中国存储市场的影响

存储广场陆续通过减产的措施让市场恢复弹性,而目前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 Inc)还面临中方的突击审查,这对中国存储市场的影响如何呢。

据观察者网报道,总部位于爱达荷州博伊西的存储芯片企业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 Inc),因安全问题被中方突击审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指出,中方对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产品进行审查,是正常监管举措。

据彭博社最新报道,美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正在全力配合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调查事宜。美光致力于以毫不妥协的诚信开展所有业务,坚守产品的安全性和对客户的承诺。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经济项目高级研究员杰拉德·迪皮波 (Gerard DiPippo) 表示:“对美光的调查可能是为了向美国及其盟友施压,要求它们放松出口管制。” “更有可能的是,北京有理由担心中国对美光芯片或任何美国技术的依赖。期待今后有更多这样的行动。”

根据观察网消息,到2022财年,美光来自中国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降至11%。相关机构分析认为,虽然占比大幅降低,但是美光有较大一部分并非为中国实体所购买的产品,最终也进入到中国,被用于相关产品的制造。

这家老牌美国存储芯片制造巨头,已有长达45年的历史。和大多数同行一样,目前美光主要产品有两种,一种是制造内存条的DRAM芯片,另一种是制造硬盘的NAND闪存芯片。根据CFM闪存市场数据,2022年四季度,美光在全球DRAM市场的份额为23.3%,排名第三;在全球NAND Flash市场的份额为10.5%,排名第五,该公司也是美国少有的存储制造商。

国外存储巨头纷纷主动释放大规模减产的消息,除了三星,美光,SK海力士,还有日本存储芯片大厂铠侠也从去年10月开始启动10年来的大规模减产,也未能阻止市场价格的颓势。

观察网消息表示,中国本土存储厂商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在其中扮演着关键变量。

尤其是主攻3D NAND闪存的长江存储,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厂商,在技术上可能已逐步赶上甚至领先国外巨头。就在去年底,有国外机构拆解发现,国产固态硬盘(SSD)用上了长江存储200层以上的闪存颗粒,并称这是全球市场中第一个做到的。

伴随着长江存储的成长,一批国产SSD封装厂商和新品牌也开始崛起,例如长江存储自有品牌致太、金百达、金邦、移速、梵想等一批国产品牌。在这轮市场下行周期中,他们不断下探价格底线,为了让中国SSD市场重新洗牌,甚至不惜开启“价格战”。

观察网消息表示,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数据,长江存储2019年投产64层NAND闪存时,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为1.3%;此后迅速上升,2021年达到4.8%,跻身世界第六大NAND闪存制造商,仅次于三星、SK海力士、铠侠、西部数据和美光;2023年预计可达到约6%。

半导体行业上升的契机

韩民族日报表示,关键是半导体需求恢复的时间和幅度。因为,即使减产导致供应减少,如果需求不反弹,行业状况改善的时间也会推迟。特别是在韩国半导体出口中占40%(以2022年为准)的中国需求是否恢复将带来影响。

韩国产业研究院专门研究员金良彭(音)表示,如果市场要发生戏剧性变化,需求市场就必须发生变化。只有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套装产品生产增加,半导体需求才会增加,但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即使只减少生产,半导体市场也不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从韩国半导体产业历史来看,2005年以后共出现了5次(2008年、2010年、2014年、2018年、2022年)行业下滑的局面。其中,大部分是因为DRAM价格下跌,半导体产业萎缩期最长的时期是2014~2016年(32个月)。

在反弹局面下,半导体供应减少的同时,全球经济复苏、中国智能手机补贴发放等需求扩大成为了行业上升的契机。         
收藏
收藏0
分享
分享
点赞
点赞0
反对
反对0
欢迎大家加入SuperIC社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