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面板市场行情 于 2022-5-31 11:02 编辑
面板价格打破了业内原本判断的“二季度或企稳”的预期,需求和价格还在持续下行,甚至已经跌破价格底线,多家面板大厂出现业绩衰退的迹象。
5月30日发布的DISCIEN《全球TV面板厂经营分析报告》显示,从2021年12月份开始,多个面板主力厂商的TV面板业务亏损,而随着价格的持续下行,多个尺寸面板的价格已跌破现金成本,且预计今年6月份跌至史上新低,2022年第一季度主流面板厂的TV面板业务亏损率已逼近20%。
价格的持续下行,也促使主流面板厂商纷纷收缩产能,甚至加速行业洗牌,部分厂商逐步退出。而随着面板成本持续下降,下游彩电企业的价格战也已在酝酿,或将在6月份正式打响。
价格创新低导致面板厂商陆续减产
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2022年4月份对比2021年6月份(上一轮价格高点)价格来看,55英寸及以下中小尺寸面板价格从高位回落50%-60%;65英寸及以上大尺寸面板价格下降35%-50%。预计到6月份,各LCDTV面板规格产品的价格将纷纷跌破现金成本。群智咨询(Sigmaintell)认为,新冠疫情加上地缘冲突、通胀等因素影响,终端需求呈现超预期收缩态势,而面板厂对LCDTV面板供应产能也并未达成有效控制,全球TV面板供需严重失衡,价格失速下跌。
奥维睿沃认为,全球电视需求持续低迷,让电视厂商保持低库存运行,并持续砍单,这也让面板厂不得不继续压低价格出货,从而拉低整体价格。目前面板厂需要大幅度调整产能,才能扭转供应过剩的局面。根据奥维睿沃的数据,不同尺寸面板的价格下跌各有不同。
- 32英寸-43英寸面板:主要为代理商抛货所造成的价格持续踩踏,5月份价格环比下降均为4美元,预计6月份下降约为2美元;
- 50英寸主流面板:由于电视厂商砍单,早已跌破现金成本,5月价格下降3美元,预计6月份降幅为2美元;
- 55英寸面板:受面板厂压低价格出货影响,5月份价格下降扩大至7美元,预计6月份下降4美元;
- 65英寸-75英寸面板:受国际品牌砍单造成部分面板厂库存陡增,致使其不得不进一步低价出货,这也让5月份大尺寸降幅扩大至15美元-16美元,预计6月份降幅收窄至7美元-10美元左右。
集邦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
- 电视面板价格5月下旬续跌,且跌势较4月扩大,32、43英寸每片均价较4月下跌约5美元,55英寸跌约7美元,65、75英寸同样有产能过剩的压力,下跌约13至15美元。
- 笔记本面板因需求疲弱,品牌商库存水位仍高,对面板拉货意愿不高,5月下旬17.3、15.6、14英寸3种尺寸面板价格与5月上旬相较均下跌1.9美元。
- 液晶显示器(Monitor)面板方面,5月下旬的均价相较4月下旬均下跌5%以上,跌幅有扩大趋势。
面板厂的经营状况和应对措施
面对价格的持续下行,各面板厂经营压力加大,业绩衰退显著。
- 乐金显示(LGD)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38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亿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92.67%;
- 面板大厂友达财报显示,第一季营收为815.3亿元,较2021年第四季减少12.4%,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7%,创近五个季度以来的低点。
为了应对市场,面板厂商不得不加快业务结构调整,进一步收缩TV面板产能或直接选择退出这一领域。行业人士认为,如果再三季度主要的面板厂能对TV面板供应形成一定控制,则TV面板价格有望止跌反弹。
- 夏普SIO率先从4月开始下调10-15K/M投片;
- LGD广州工厂则在5月开始减少20K/M投片,其P7面板厂计划从6月开始将产能提前收缩至100K/M;
- 而已确定退出的三星显示SDC则在5月份下旬正式停投;
- 惠科也暂缓了10.5代厂建厂计划。
彩电品牌低价竞争再起
面板成本占电视整机总成本的八成以上,故面板价格的波动也直接影响整机终端的零售价格。行业人士预计在即将到来的‘618’,各电视品牌会通过激进的价格促销,掀起一轮低价竞争。以主流的55英寸-65英寸彩电为例,康佳、长虹、华为的多款主流机型都降价1000元-2000元不等,有的甚至降至1999元历史最低价。
谈及产业链企业如何理性应对次轮面板价格下跌,行业专家认为,上游材料厂商要关注面板厂减产带来的材料需求波动。对下游企业而言,面板价格下降到低位,一方面为品牌厂商在终端加大促销力度提供了更多空间,另一方面,品牌应避免陷入“价格战”的陷阱,同时在库存上保持合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