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数说产业 - 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作者:ra1234 | 时间:2020-3-4 12:48:07 | 阅读:6582|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1,本次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2019年12月,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出现了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截至2020年2月23日,累计已有77269例确诊病例,现有确诊49827例,现有疑似病例3434例,累计死亡2596例,累计治愈24846例。


    WHO(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在1月30日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2月4日WHO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目前并非“全球性流行病”。

疫情趋势呈现拐点:
    近日来,疫情“累计确诊”数量曲线呈现高位钝化,“现有确诊”人数连续5日出现回落,湖北(武汉)新增确诊病例与疑似病例持续下降,数量级连续多日保持在1000以内。湖北省外区域已经进入可控阶段,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下降至100以下,人员密集流入区域如北上深一线城市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维持个位数。
   
   根据2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方案提出,各有关医疗机构要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建立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促进医疗救治取得良好效果,疫情整体得到控制。

2,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评估

    本次新冠疫情无疑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目前看来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会大于2003 年的非典疫情,具体程度取决于疫情持续时间和疫情后的恢复状态。发生在2002年底的SARS疫情,导致2003年Q1的单季GDP下滑2个百分点。
   
    非典疫情时期的经验表明,疫情对于第三产业和消费的冲击是最明显的,而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与2003 年相比已有明显不同,第三产业和消费的占比更高。2019 年,我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接近 54%,远高于 2003 年的 42%,2003 年我国经济以投资为主要拉动力,而到了2019 年,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几乎是投资的两倍。
     
    分析人士预计,疫情对2020年Q1经济运行会形成明显的冲击。消费、贸易、就业以及产业生态将成为主要承压点。本次疫情将主要从消费端拉低经济运行,社会整体消费受创最严重的;疫情将对外贸出口产生较大冲击,进出口同弱的情况下,衰退性顺差或将延续;此外疫情对就业造成的负面影响显著,稳就业压力增大;疫情对制造业产业生态构成重大威胁,制造业停产及延期复工可能冲击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甚至加快全球产业链重构。

SIR模型分析:
    SIR模型是是一种传播模型,是信息传播过程的抽象描述。是传染病模型中最经典的模型,其中S表示易感者,I表示感染者,R表示移出者。该模型适用于如天花、肝炎、麻疹等强免疫性传染疾病,也适用于新冠状病毒。

    天风证券分析是基于SIR模型对疫情进行 ,结果显示,全国疫情拐点出现在2月22日左右,武汉疫情拐点出现在2月24日左右的概率较大。从近期权威专家的判断及新增确诊和疑似人数出现拐点看,初步认为疫情有望在一季度内得到有效控制,Q2开始经济活动将逐渐获得恢复。

    考虑到2019年Q1的基数(21.34万亿元)较高,目前疫情导致节后有效需求不足和企业复工受阻,经济增长承受压力较大,本次疫情对实体经济的短期冲击将会大于2003年的SARS时期。
   
   天风证券的报告预测认为,如果第一季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二季度生产消费活动基本恢复来看,对经济的冲击将主要集中在第一季度,Q1的实际GDP增速预计在-1.4%到2.3%之间,其中第一产业GDP增速预计小幅回落在2.7-2.9%,第二产业预计从原本的5%下降到2.5-4%之间,第三产业冲击最大,预计将从6.5%下降到-4.2-1.2%之间,将拖累全年GDP增长0.8到1.6个百分点,全年GDP增长预计有望保持在5.3-5.7%之间。

企业复工情况
    根据公开披露的数据,截至2月21日,在23个已经公布复工率的省份中,18省份复工率超过50%,山东、福建、江苏、上海、浙江、辽宁等沿海地区复工率已超过70%。全国已有24个城市复工率超过80%,主要集中在山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华东地区。

   Wind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2月21日六大电厂耗煤量为42.13万吨,约为去年同期(以农历计)的62%。不过相比复工首日(2月10日)上升14%,浙电、粤电的耗煤量环比稳定上升,华东、华南复工趋势明显。

3,疫情对消费者的改变和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凯度发布的最新调研报告显示,从产业上来说,第三产业受疫情影响最为明显,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2019年对GDP贡献高达54%。高传染性的新冠疫情大幅度减少人们外出消费,交通运输,旅游,餐饮,线下零售和娱乐行业首当其冲,中小企业的生存尤其困难。预计第一季度第三产业的增速将显著放缓。以下是凯度调查报告中针对疫情对消费领域里各细分行业的影响情况。
         

   由于消费者在疫情期间减少出门,旅游、餐饮、外出娱乐等行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这三个行业有约75%的消费者彻底取消了相关消费,还有约17%的消费者减少了支出。但疫情过后,这三个行业的消费反弹潜力巨大:预计会有82%的消费者会恢复外出餐饮消费、78%的消费者恢复旅游、77%的消费者恢复外出娱乐。

   在消费心态上,大家会趋于保守。更倾向于“应该未雨绸缪”(湖北的消费者赞同比例高于全国)、“减少不必要开支”的人数要多于“及时享乐”的人数。大家会更重视生命中金钱无法买到的东西,比如“更多的时间与家人和朋友相处”、“更充足的精神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在对于品牌的态度上,大家会“愿意花更多钱购买有社会责任感的品牌”、“为更卫生的环境和服务付更高价钱”、“更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

   本次疫情将推动了很多消费者第一次尝试新事物,为很多新兴行业的渗透率提升提供了一次机遇。在所有受访者中,有84%的人都表示至少尝试了一种新的服务,其中提及最高的是网上问诊(34%)和在线教育(33%),其次是远程办公(29%)和第一次为数字娱乐服务付费(26%)。

    凯度认为此次疫情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挑战之中也孕育了新的发展机遇,诸如医疗、电商、互联网服务等领域逆势上升,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动力。据微信小程序官方数据,除夕至初七,小程序生鲜果蔬业态交易笔数增长149%,社区电商业态交易笔数增长322%。“宅经济”导致各类生鲜电商平台订单呈现井喷状态,因此本次疫情与2003年的非典相比,最明显的趋势是生鲜电商是对于传统菜场模式的变革,相较来看,更加环保、卫生,有望复制2003年的电商,并带动冷链物流的发展。

4,疫情对电子和半导体产业的影响

    Q1受春节工厂放假等因素影响,是整个电子行业的传统淡季,营收占比通常不足15%,防控得当的情况下,疫情造成短期的需求不足、复工推迟、物流受限等因素对电子行业全年影响有限。目前来看,大部分的电子制造企业产能利用率维持在30%-50%区间,产能利用率逐步爬升,第二周的开工情况相对于首周有较大提升。整体来看,绝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恢复生产。疫情中国电子和半导体产业影响相关性最大的电子行业主要有三个,包括手机、消费电子以及工业、医疗和汽车电子。  

手机行业
    手机行业在电子行业中的占比估计在60%左右,因为体量庞大因此通常拿出来单独分析,本次疫情对手机产业的影响相对较大,会导致市场需求出现整体的延迟,年度的总出货量将出现下降。证券研究机构对各手机品牌全球、国内销量、线上/线下销量、Q1及全年销量等各层面数据进行详细的量化分析认为:考虑到2月份受疫情影响以及 3 月份部分影响,初步判断影响一季度销量 40%左右,总体量在 3500 万部左右,占国内全年销售量 3.68 亿部比例约为6.7%。销售端的线下销售影响较大,而线上销量占比较多的品牌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预计线上销量下滑幅度约在20~30%。

预计本次疫情对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影响是短期的,2020年是5G手机快速渗透的一年,随着疫情拐点的到来,以及新机型的发布和供应链/需求端的持续恢复,二季度的销售情况有望显著回暖,整个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迎来报复性反弹。

消费电子行业:
    消费电子行业通常指用于个人和家庭与广播、电视相关的音视频产品,例如电视、机顶盒、PC、笔记本电脑、数据通信设备、视频游戏设备、家电等。疫情对消费的打击,导致部分电子产品,尤其面向个人用户的消费电子产品,短期销售必然下滑。在连锁反应下,短期内有可能导致中国电子制造产业发展延缓。不过从2020年的全年来看,疫情对消费电子影响相对较小,Q1只是需求受到压制,后续季度会出现反弹。

工业、医疗与汽车电子行业:
    疫情对医疗电子行业存在利好,目前抗疫相关的各种医疗电子设备、物资的需求旺盛,后期的经济政策也将会有利于该行业的发展。工业和汽车电子产业受到疫情的影响较大,疫情发生后汽车的销量几乎陷入停滞,汽车制造的供应链也受到较大影响,不过现阶段汽车和工业领域半导体的用量还不大,Q1季度末产能和销售将逐步恢复,因此预计其对半导体行业的影响不会太大。

晶圆代工和封测:
    需求端来看,疫情短期抑制了Q1的需求,只要后续疫情得到控制,接下来随着各大整机厂的5G新机等发布,消费者的报复性消费将被拉动,预计Q2和Q3将迎来补偿性消费需求,弥补Q1的损失。供给端来看,由于年前订单就已经爆满,晶圆代工和封测厂商在春节期间也都正常运转,未出现停工的情况。

    晶圆代工厂需要维持24小时不停机地运作,生产安排也是年前就事先规划好,加上厂房的自动化程度高,对人力的依赖度相对较低。因此到目前为止,晶圆代工能维持既定规划的生产量,短期内基本不受疫情影响。封测厂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虽然节前未全部停工,但是仍然会受到复工和产能爬坡的影响,一季度预计会影响10%的业绩。
    从业界了解的信息显示,目前晶圆代工和封测订单仍比较满,晶圆代工和封测厂商目前整体的产能利用率超过60%,整体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而且目前尚未出现客户砍单的情况。

半导体存储
    从供给端来看,疫情对全球存储的供应影响微乎其微。因为半导体工厂自动化程度高,前期原材料备货充足,因此目前DRAM及NAND Flash厂商在国内的工厂生产上都没有受到影响。在交通运输方面,存储厂商均申请了特殊通行证,可以保证出货的正常和稳定。从需求来看,在5G和数据中心需求的带动下,2020年存储产业有望全面进入景气周期,而且存储芯片在春节前就已经出现产能紧缺,客户端库存仍然不足,因此即便下游客户现阶段面临缺工/缺料以及需求受到短期冲击的问题,但仍会维持一定的采购。

显示面板
    受疫情影响,面板的供需的后市不明。IHS Markit分析师表示,在防疫措施下,中国大陆面板厂2月由于工作天数减少,估计将影响国内面板厂稼动率下跌15-20个百分点,并且市场预估京东方10.5代厂的新产能将延后投产,因此普遍认为2020年的供给将收敛。

    需求端,目前TV面板由于受到品牌外单需求追料助涨,2月份大部分尺寸的面板价格都出现大幅上涨,液晶显示器、笔记本等IT面板价格也出现止跌企稳,市场的观望情绪导致价格持平。疫情打乱了整个市场原本既有的节奏,初步评估各IT代工厂根据情况不同,2月份将会有25-50%的产出受到影响,但是IT面板模组构成复杂,部分物料可能缺货导致供货量预计会下降三成,因此整个产业的供需状况还待复工后才能准确评估。

   小结:平安证券分析调研后认为,对电子行业来说Q1为传统淡季,营收占比不足全年的15%,疫情造成短期的需求不足、复工推迟、物流受限等因素对电子行业全年影响相对有限。目前来看,消费电子和半导体大部分企业已开始复工,产能利用率在30%-50%区间内且逐步爬升。晶圆代工和封测厂商目前整体产能利用率超过了60%,即便是受到疫情的影响,整体经营情况仍然好于去年同期。

    市场普遍认为,本次疫情对于3C消费电子终端的需求主要将体现在短期的抑制作用,被抑制的需求有望在后面的季度里弥补回来。因此站在全年角度,疫情的影响目前看是有限的,不会改变5G背景下电子行业整体的上行趋势。

5,疫情后的恢复和2020年经济展望

    现阶段,政策拐点已经出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的政策思路,将带动基建、制造业等行业加快恢复正常生产,近期各地企业开始推进有序复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复工率均超过70%,一些地方甚至开始上演“抢人”大战。

    自上而下对当前及疫情后逆周期对冲政策的态度更加明确,将在财政、货币、信用、监管、产业等多个维度发力。财政部追加下达8480亿地方债额度,加上之前下达的专项债务1万亿元,共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债务限额18480亿元。基建支出增速有望超过预期的8%,针对重点消费领域的刺激政策也有望加速出台,对科技创新、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扶持政策也有望继续加码。预计近期MLF、LPR利率将继续下调,带动企业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调,通过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借贷便利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引导新增信贷利率降低,支持中小企业恢复元气。

    当前的疫情与2003年非典时期最大的区别是传统经济的内生动能完全不同,当前经济增速处于降档期,传统部门、消费和周期板块都不具备大幅度持续性的反弹条件,因此经济恢复的压力会比较大。不过2003年的经验也告诉我们,疫情干扰不会改变市场风格,疫情结束后大概率仍将会回到原来的景气主线。当前主要是全球5G周期、全球半导体周期、全球云计算周期带来的科技景气度扩散化,会是未来中长期的发展主线。
    本次疫情如果能在2月底前达到最高峰出现拐点,3月份除湖北外省份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湖北省经济活动在5月份逐步恢复,则2020年仅Q1的经济下滑幅度会较大,Q2开始疫情的影响逐步减弱,下半年对经济的影响将逐步消除,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对全年经济影响将不会超过0.5%,仍然可以完成“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经济发展目标。

5 GDP季度值.jpg (70.25 KB, 下载次数: 328)

5 GDP季度值.jpg
收藏
收藏0
分享
分享
点赞
点赞62
反对
反对0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