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思维的自由

作者:一点蓝 | 时间:2017-12-8 15:44:40 | 阅读:359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点蓝 于 2017-12-8 15:53 编辑

成长如同轮回
  
   每一个人或许都是在一次突兀的事件中看见自己成长的:
  
   当我们不再相信我们的老师说过的每句话,我们也不再完全遵从含辛茹苦的父母。当我们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的时候,我们感觉到自己长大成人。
  
   我们开始用自己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我们相信自己充满了破坏力或创造力,我们相信看到的即是真实的世界。我们以自己的方式看待他人,形成一种自我的角度。
  
   我们几乎忽略了我们生存的背景:我们是如何被教育熏陶或改变出来的?我们又是如何被各式各样的专家的陷阱所包围?我们如何使自己更象父辈一样,更加偏执的对待我们的子女?
  
   鱼是第一个看见陆地的,也是最后一个看见水的。
  
   只有当某一天,生活的障碍或挫折,接踵而至的时候,我们才发现:
  
   除了抱怨,我们的孩子仍然在旧的教育中挣扎;
  
   我们跟蚂蚁一样繁忙:对金钱和幸福的渴望,跟所有的时代如出一辙。
  
心智模式
  
   所谓“心智模式”,就是从某种角度看待事物的方式。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心态、视野、胸怀或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角度。
  
   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心智模式去看,就完全不同。
  
   一杯水里装一半的水,一个人说:已经有了一半水了,而另一个人说有一半是空的。
  
   去原始部落卖鞋的人,有人抱怨:没人穿鞋,没有市场。有人说:没人穿鞋,市场空间才大。
  
   如果用心智模式的角度,去看现在的中国教育,就会发现中国教育的问题,还不仅仅在于收费贵、不公平等问题,而是没有给受教育者以面向未来的心智模式:
  
   [1]知识越多越好吗?
  
   我们可能从来没有想过,更没有讨论过这个问题。面越广,实质就越少。
  
   [2]对来源的迷信,丧失掉自我观察和判断的能力。
  
   每一个知识的开始,都是从接受所谓“内在的规律性”开始的,知识从何而来,从何而去,有什么利,有什么弊。从来都不曾谈起。天生如此:我们从来没有考量过认知的来源或基础。我们只是打标签:这个是好人,那个是坏蛋。这是新社会,那是旧时代。
  
   所有的知识,跟孙悟空一样,从石头里来,从石头里去,无父无母。
  
   我们接受知识,如扎堆在故纸堆里,学习的无趣和不幸也在所难免了。
  
   [3]追求答案的标准化,却以牺牲创新和探索精神为代价
  
   我很奇怪,高考本来被用来作为公平选才的一种机制,最终,却成为了凌驾于教育之上的唯一目的。
  
   孩子们可以用手术刀般的技巧切割汉字和英语,然而,他们却害怕跟陌生的朋友说话,一辈子学习着哑巴英语。
  
   孩子们从来未被教育着该如何做事: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怎么去观察,怎么去寻找支持和帮助。一想到没有答案,心里就按捺不住地发慌。离开了选择题,就不知道从何下手;
  
   理解了这样的教育,也就理解了这样的心智模式会造成了什么样的社会结果:
  
   [1]大学生毕业后,为什么找不到工作?
  
   首先,教学的课程,知识结构陈旧,很多教材和教育者一样:散发着腐朽的气息。如果仅仅为了知识而学习,既不关心社会环境的发展变迁,也不关心人的成长。知识越多,腐烂的越快。
  
   其次,专业的门户见解狭隘,妨碍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搞技术的蔑视搞市场的浅薄和世俗,搞市场的看不起技术的偏执和傲慢。
  
  
   [2]为什么要迷信专家?
  
   或许,每个人都在成为专家的路上前进。每一次的经验学习,都在模仿或形成一种心智模式。
  
   专家的心智模式,就是用一套符号系统来解释其领域的现象,构建其价值。
  
   相信专家,就是相信一种解决方案或提议:相信其假设,相信其提议的系统特性,有时,还要迷信其符号系统和偏好。
  
   成为专家的所得,和所失,其代价可能难分伯仲!
  
   专家也是人,也是一种角度,一种动机,一种价值观。
  
   专家可能是人生的向导,也可能是新生事物的绊脚石。所以,你会看见:几乎所有的创新和变革都来自于系统的边缘或交汇处。
  
   创新的宠儿,来自于各种不同的科学和实践,来源于不同的视角和方法,不同的心智模式。
  
   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人们该如何敲打和吸收专家的意见呢?
  
  
   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还有人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人们在熟悉的心智模式中,寻找安全感,也可以在各种心智模式中任意切换。
  
   你想成为怎么样的人,就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思维的自由在于对一切皆不存信念。
  
   讨论“心智模式”对人生活、工作,社会的影响,就是一种思维的解放。你很难觉得这样的课程在教育的体系中,应该放置在何处。
  
   《超常思维的力量》是沃顿商学院的一本图书,它有一个非常抓人的副标题:与众不同的心智模式,改变你的事业和生活。
  
   在我看来,对于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首要的目标是:如何理解和发现各种行为后面的心智模式,会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和局限,我们该如何形成对自己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或许,此书的价值正在于此: 我们在传统的模式中学习,在不同的模式中积累、变革和创新。其目的只有一个,消除人生的苦闷和迷障,帮助我们从容拥有想要的健康的身心、成功的事业和收放自如的幸福感觉。

来源:互联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